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每一名复旦人都是战士,与家国同担当、与城市共风雨、与学校共坚守。
吴滔在史地所求学的三年,是我人生中读书最多、做研究最专注的时候。一要坚持关照中国与关照时代相结合,既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入手贯通古今,又把辽阔疆域、多民族文化形态和社会现代化进程放到全球视野中去把握,更好服务生态文明、边疆和民族安全、一带一路、社会治理、国际大都市建设等战略需求。
6月10日-12日,成就展于每日08:00-21:00在线上展出,展览地址为腾讯会议787-114-981,欢迎各位前往云端观展,共同感受史地所蓬勃发展的40年。焦扬强调,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史地所全体同仁更应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好作为,为建构更适应国家、社会和未来需要的中国历史地理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与复旦史地所建立起了长期深厚的学术友谊,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支持,对复旦史地所一直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衷心祝愿复旦史地所在新时代继续引领国内历史地理学研究方向,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持续繁荣、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得益于得道多助,历史地理学从沿革地理发展至今,是谭先生、侯先生、史先生所开创的学科学术之道,在这条道路上,复旦史地所始终得到历史地理学界各位同仁和兄弟单位的帮助与支持。史地所几代学人心有大我、胸怀大格局,不断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满足现代化进程实际需要,将历史地理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
陈发虎强调,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一日千里的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为地理学者提出新挑战,如何应对新挑战,服务国家日益增长的战略需求,相信复旦史地所的同仁们已经作好准备。系列精彩的庆祝活动、学术报告、校友座谈陆续开展,一场展现建所四十周年成就的展览云端亮相,一个将历史地理与互联网前沿结合的中国历史地理专题数据展示系统正式启用。坚持校级整改与二级整改上下联动。
全校29个院系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现全覆盖。以全面深化整改的实际成效,向党中央、向人民交出合格政治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落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制定《关于加强附属医院纪检工作的意见》,建立附属医院纪委书记联席会议机制,不断提升附属医院纪检工作规范化水平。制定《复旦大学会议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别会议参会人员规模、会议筹备与组织、会议时长、会议数量等作出分类规定,严格管理控制。
二是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院系的领学促学作用。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紧密结合。
召开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从思想根源深挖问题、检视剖析,提升巡视整改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加强对附属医院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干部的日常监督,开展直属附属医院行风专项督查和重点领域专项调研。强化校院协同,推动相关试点院系自主编制实施人才引进规划。20.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研究。
加快优秀年轻干部配备,2021年6月以来新提任副处级干部61.5%为40岁左右,新提任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6.7岁,呈显著年轻趋势。严格落实校领导定点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将联系指导、推动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发挥学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各领域改革攻坚任务的统筹协调、推进落实。每月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动态更新课件讲义,及时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认真做好信访件的处置办理,对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和巡视反馈的个案问题,均已由学校或地方纪检监察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结、初步核实或立案审查。17.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一是加大会议精简力度。
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研究制定《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方案》,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对全校非学历教育实施归口管理。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秋季学期开课量较春季学期增加450%。
修订学校《中层领导人员兼职及取酬的管理规定》,开展兼职专项整治,对超职数兼职的干部限期予以清退。健全完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制度,把党支部政治把关作为向二级党组织述职的重要内容。(六)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18.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一是强化领导班子政治站位、视野格局和忧患意识。研究制订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文件,坚持破五唯、立新标,大力改进学科评价、教育教学评价、科研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成效为中心、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制度机制。坚持专兼结合,充实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推动专业化职业化,深化医校结合内涵。对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提出任务措施,明确阶段性节点目标,强化任务闭环、跟踪问效。
对全校二级领导班子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加强院系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整体谋划,研究制定院系优秀双肩挑干部储备培养计划,强化源头发现、系统跟踪和科学培养。二是推动校领导班子深入联系基层。
二是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4.关于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意识方面一是强化智库服务国家导向。
3.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一是坚持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育师生。开展地方合作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管理专项调研,制定《校地合作省级统筹管理机制方案》,及时选派干部、充实地方研究院力量,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机构规范管理。
推动望道研究院实体化,建设上海市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分中心,深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宣言精神和红色文化研究。目前,集中整改阶段203项总体任务都已全部完成。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方法,编写课程思政《百问百答》《优秀教学案例100》,推出课程思政名师大讲堂系列直播,逾400万人次收看。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承担交叉建设任务和研究项目,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19.关于加强关键岗位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的科学系统谋划。强化准入审核,全面清理不具备资质的办班行为,遏制少数单位存在办班逐利化倾向。
研究确定围绕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举措,凝练形成并稳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机关效能综合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指导院系党委进一步完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组织开展落实两个议事规则专项督导。
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防范串标行为。制定《直属附属医院开展监督执纪相关工作指引》,把监察职能有效覆盖到直属附属医院。
建立样板党支部工作展示评估机制,启动实施光华·书记谈基层党建项目,组织百余名学生党团员采访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形成支部书记笔谈,汇编创建工作案例86个,加强工作经验交流。制定《兼任思政课教师选聘办法》,邀请党政干部、时代先锋、行业楷模等走上思政课讲台,开设《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等思政选修课,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讲好讲透思政课的示范作用。制定《教材建设管理细则》,充分发挥教材委员会在教材建设、选用、审核、把关中的作用,建立全校教材库。(三)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0.关于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方面制定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强化党委议大事谋大事、校长办公会抓执行抓落实的作用。
制定常态化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方案,从2021级本科生起实现四史系列课程全覆盖。对标中央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大局,系统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法规条例、党情国情世情、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等学习模块,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计划安排,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探索学生艺术实践记录制度,健全艺术实践全覆盖机制,丰富艺术实践和展演。三是加大年轻干部战略培养储备。
8.关于重视教材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教材建设规划。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文字材料组、信访和问题线索处置组、整改监督组和专项整改组,配强工作专班,先后16次研究整改工作。